陕西省初中化学于海玲工作室
 
公告

本网站为纯公益网站,输入网址即可浏览和学习,所有精品微课为工作室成员心血的结晶,无私奉献给所有学生,无偿为所有学生服务,进入也无须任何门槛,禁止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此进行炒作和不良行为。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停课不停学一起学化学
新闻动态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新闻详情

于海玲《例谈初中化学“交流型”课堂复习课教学》

41
发表时间:2016-06-14 17:05作者:于海玲来源:于海玲名师工作室

例谈初中化学“交流型”课堂复习课教学

于海玲


摘要:本文以“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为例,解读初中化学“交流型”课堂复习课教学,展示了读观结合、自主学习→议展结合、合作交流→典例评析、点拨归纳→变式巩固、拓展完善的复习环节,增加了复习课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   交流型   复习课

正文: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上好复习课,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是课堂教学一项重要的内容。

ISCED组织1997年提出,教育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和持续的交流。可以看出教育过程就是一种集目的性、组织性、过程性、民主性于一体的交流过程,

它体现了教师、学生、文体、环境间的多元交流。笔者一直致力于初中化学“交流型”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出了以“交流案”为载体,读、议、探、展、练结合的“交流型”课堂教学模式。复习课上灵活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反思提高。

“交流型”课堂复习课有四个重要环节:读观结合、自主学习→议展结合、合作交流→典例评析、点拨归纳→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下面我以“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谈一谈“交流型”课堂复习课教学。

一、以读、观为基础,突出自主学习

1、按照《中考说明》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为学生设计以问题串为主的自主学习式提纲和针对性练习题,以书面形式呈现在“交流案”上。

2、学生按照“交流案”的要求,自主完成学习提纲和针对练习题的内容。复习巩固知识要点,掌握主干知识和规律。

“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是一节经典的专题复习课,按课标要求,初中化学主要考察氧气、二氧化碳的制法和性质,但复习时常常把氢气也连接起来使得知识系统性更强,便于学生梳理和记忆。

我设计的一个自主学习内容为:将初中常见的气体制备装置和收集装置放在“交流案”中,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表格中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实验装置,指出反应的装置类型。

同时,我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相关内容制作成微课,通过QQ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督促他们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

通过学生再读书、再回顾,与文本资料进行交流,督促他们自主归纳、总结、比较,使他们对这些知识有更清晰的印象,以至于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以议、展为手段,设疑引思、促使学生合作交流

针对通过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理解不到位的难点疑点,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争辩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消除疑点。

教学时,我针对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合作交流。

讨论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实际上是对金属与酸反应性质的复习,设计了

(1 Mg、Fe、Cu能否与稀H2SO4或稀HCl反应产生H2?为什么?

复习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室制取H2为什么常用Zn,而不用Mg、Fe与稀H2SO4或稀HCl反应?

复习了金属活动性与它和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的关系及实验方案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H2时,能否将稀H2SO4换成浓H2SO4,为什么?

   复习了浓硫酸的特性。

实验室制取H2时,能否将稀HCl换成浓HCl?为什么?

复习了浓盐酸的挥发性。

在学生讨论这几个问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了织网连线,提练升华。

讨论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时,我设计了二个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为什么不用Na2CO3与稀HCl反应?

(实验室制取CO2为什么不用CaCO3与稀H2SO4反应?

这既复习实验方案的选择方法,又复习了盐与酸的反应,及有些盐的溶解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充分利用了气体的制备这个平台,将相关知识复习巩固,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讨论实验装置时设计的两个问题,看似平淡,实际有着一定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1)气体发生装置:由反应物        和反应         决定,  有                型和        型  ;比如        (两种类型各举一例,对着图说明)。

其中,举例的环节让学生全员参与,各抒己见。

(2 气体收集装置:由气体的                                    决定;分别以O2、H2、CO2为例进行说明。

后一问,除了复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以探为重点,进行典例评析、深化提高

1、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为学生出示有针对性的例题和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2、结合学生探究和讨论情况,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正确的分析问题,规范的解答问题,灵活的应用知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提问,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形成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三种方案,哪个方案更佳?让学生练习对方案进行评价,在评价中使能力得到提升。课堂上,有位学生讨论时认为用氯酸钾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氯酸钾加热后可能发生爆炸,这是学生交流时新生成的问题,平时教学中没有涉及。我立刻联系到一大学里曾发生的一起学生因没看清标签,将红磷误认为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导致爆炸事故。红磷颜色较深,外观上不注意当成二氧化锰了,女学生因此毁容。我即时让学生讨论爆炸的原因,指出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一定不能混入易燃物的小颗粒,如纸屑、木屑等,否则看似安全的制取氧气的反应,会发生严重的爆炸事故。这样的点拨既解答了学生的困惑,又及时对他们进行了安全教育,促进了他们科学素养的完善和发展。

四、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选择了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

训练时,我一直在巡视,把握学生的训练状况,并适时评析,对重点的内容进一步强调和拓展。

最后,我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整理,前挂后联,完善知识体系。而且要求学生将典型的问题写在错题本上做好整理记录。

这样的专题复习设计,让学生一直处于动脑、动口、动笔的参与状态,复习效果非常好,学生思想集中,避免了复习课给学生热剩饭,学生没兴趣,复习低效的状态。

“交流型”复习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以深化与熟练,还让学生学会了合作探究,学会了复习,学会了反思,学会了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得到拓展,有利于他们以后的继续学习。

公益微课堂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