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初中化学于海玲工作室
 
公告

本网站为纯公益网站,输入网址即可浏览和学习,所有精品微课为工作室成员心血的结晶,无私奉献给所有学生,无偿为所有学生服务,进入也无须任何门槛,禁止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此进行炒作和不良行为。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停课不停学一起学化学
新闻动态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新闻详情

《教师报》头版刊登于海玲文章《化学教学之“高峰论坛“-“交流型“课堂模式在教师培训中的实践》[工作简报第222期]

133
发表时间:2017-07-26 15:37作者:于海玲来源:于海玲工作室

教师报》头版刊登于海玲文章

《化学教学之“高峰论坛”-“交流型“课堂模式在教师培训中的实践》

[工作简报第222期]

点击链接在教育厅网站读原文:http://epaper.sxjybk.com/jsb/20170723/index.htm

化学教学之“高峰论坛"

——“交流型”课堂模式在教师培训中的实践

咸阳市秦都中学  于海玲

(作者简介:于海玲,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电话1309298555,QQ343056871,通讯地址:咸阳市秦都区安定路5号秦都中学。)

   “交流型”课堂以“教育是一种交流”的思想为指导,以“交流案”为载体,采取读、议、探、展、练结合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今年的咸阳市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时,我灵活使用这一模式,成功的组织了一场称之为“教学沙龙”的大型研讨活动。

这是我第二次以“教学沙龙”形式进行的教师培训,组织来自咸阳市13个县区的80位化学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初中化学教学“高峰论坛”。
   从7月11日开班那天就开始谋划,沙龙以何形式呈现,怎么才能有针对性、实用性、挑战性、前沿性、延续性、指导性,怎么才能让人人都动起来,怎样激发学员潜能,怎样掀起研讨高潮。
   14日发给每位学员一张纸,一写培训感言,二写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晚上梳理归纳,寻找共性问题,确定《化学实验的创新与改进》为研讨话题,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方案的设计为主题。
   15日下午教学沙龙开始,先讲明了本次研讨的原因、目的、规则,然后抛出问题“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让学员以小组为单位,2分钟思考、3分钟交流。不到2分钟,各组都动起来,场面很热烈。
   5分钟刚到我就叫停,请各组展示。第1组气势压人,派年轻的上官老师连讲三个设计方案:方案一比较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方案二观察去皮熟鸡蛋能否从瓶口掉入瓶内,方案三检验是否有碳酸钠生成。我抓住三种方案问大家是否实验探究过,结果发现用第一种方案实验过的老师有八位,用第二种方案实验过的有一位,用第三种方案实验过的为零。

用第二种方案实验过的是第4组杨老师,她说效果明显,但没对照着加水来做,不严密!第5组李老师举手,提出第三种方案检验产物碳酸钠,加盐酸可行,但加可溶性钙盐不科学,因有碳酸的影响,与提出方案的小组辩论不休,培训团队郑老师出来一语定音,弱酸转强酸,方向不对!第9组毛老师走上台,画出一图:锥形瓶上插双孔塞,一孔插分液漏斗,一孔插下绑气球的导气管,做加氢氧化钠溶液和加水的对照实验,比较气球胀大的程度,方案四出台,但老师们都没做过,我说于老师我做过哦,只不过用的是单孔塞,插一根下绑气球的导气管,松开橡皮塞倒液体后迅速插入,观察气球胀大程度。

此时,会场后两排响起议论声,我估计有方案五了。第6组杨教师上来画了一图,和上图相似,只是气球绑在上面,哦,这是想通过观察胀大气球变瘪程度进行探究,见过类似的题,但没人尝试过,有老师说不好控制,提前怎么保证2个气球同种程度胀大,但1组认为可以,双方唇枪舌剑,辩论激烈,我出面调停,实践出真知,尝试以后再说!
   第2组提出了方案六,派陈老师上来画图,一笔一画极其工整,图示一倒立锥形瓶,插双孔塞,一孔插导气管,其一端伸入装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另一孔插一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哦,这是想做喷泉实验!很巧妙的思路,红卫老师说再改造一下,在玻璃管中间连一乳胶管,先用弹簧夹夹住,等反应充分后再松开,效果会更好,设计此方案的陈老师也表示赞同。然而有人提出胶头滴管内氢氧化钠溶液量少,即使溶液浓一些,会不会形成喷泉让人怀疑,须尝试。  

第5组又有妙计方案七,上来画图,锥形瓶塞双孔塞,一孔插一针管,一孔插一导管通入另一装水烧杯中,对比观察水倒吸情况,类似于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简单易行,便于观察。我便说,针管完全可用在前两个设计中,改进装置,优化设计。
   第3组有人举手,想到方案八,用U形管,观察液面高低变化。我伸出拇指,好想法,连连夸奖。
   郑老师想到另一思路,推出方案十,根据反应后溶液密度不同进行设计,小梁老师又就怎么观察密度变化与郑老师辨析,排除了不可行的想法。
   我看火侯己到,话峰一转,“大家的想法不错,有的试过,有的没试过,但均为片断,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案作专题,但于老师工作室的付老师就这一问题做过一节微课,短小精悍,知行统一,不妨一观”。我打开工作室网站里付老师录的微课播放,付老师在微课里做了3组对比实验,第1组提出问题,2、3组实验探究,运用了塑料瓶变瘪程度对照,又进行了检验产物碳酸钠的实验,还提出了U型管液面升降对比的方案。5分钟的观赏,大家全神贯注,宁心静气,从眼神里看出学员们的惊讶和佩服。
   我乘势而为,继续话题,付老师未做的实验,有人做了,请看于老师的微型课实录。将自己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演示气球胀大的对照实验,U型管中液面升降的实验进行播放。看着大家专注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入脑入心,开始反思和准备实践了。
   我总结时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多实验多尝试。条件不好的学校要因地制宜,自制教具,我以自己探索氢气可燃性器材的寻找、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改进,以及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的历程,现身说法,鼓励老师们加强学习、深入钻研,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提高教学技能,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而努力。
   这次教学沙龙,既是化学教师的专题大教研、化学教师智慧大碰撞,同时也是“交流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培训教师中的应用,学员在交流中明确了方向、打开了思路、开发了潜能、学会了方法,轻松高效,值得推广。

(于海玲,写于2017年7月16日晚)




=

公益微课堂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