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初中化学于海玲工作室

 
公告

本网站为纯公益网站,输入网址即可浏览和学习,所有精品微课为工作室成员心血的结晶,无私奉献给所有学生,无偿为所有学生服务,进入也无须任何门槛,禁止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此进行炒作和不良行为。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停课不停学一起学化学
新闻动态
上一页
...
12 13 14 15 16
...
下一页
成员专栏
任娟:化学”交流案“的设计研究
任娟:化学”交流案“的设计研究

化学“交流案”的设计研究

淳化县润镇中学  任娟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的去掌握它们。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师生,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怎样才能实践这个美好理念呢?课堂“交流案”就是有效载体与途径。那么如何设计“交流案”呢?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共同成长,服务学生。

  我们设计的“交流案”要让学生学得生动、学得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手脑并用。要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带着自信,在课堂中进行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自我的多向交流。落实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学习目标设计

  学习目标绝不能简单等同于教学目标,分散学生精力。最好展示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基本概念、基本实验操作等即可。

  具体案例:《离子形成》学习目标:1·认识相对稳定结构,知道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关系;2·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及离子的概念、分类,离子符号;3·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4·学会区别原子与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学生就抓住了自己的学习方向与任务。

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以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自我交流为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意识。充分挖掘教材的“交流”因素,如学生一看就懂的知识;生活常识性知识等。用“问题”激发学生交流的热情。问题设置要有递进性和启发性,引领学生有效获取文本上的信息,展开自我交流。体验学习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

  具体案例:陶行知先生说:老师强迫学生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如果让他自由的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效果一定会好得多。因此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让他们自主学习。在学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让学生阅读教材常见化学仪器,从能否加热,如何加热方面对仪器分类。学生一看就会,充满学习化学的自信。学习《原子结构》时,让学生自主观察1——18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找到元素分类规律。学生感到自豪,喜不自禁。

三·交流合作

  独木难成林,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学生个人不易突破。进行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师生之间情感与智慧的交流。开展互动交流恰到好处。合作交流的问题要“化零为整有效引领”,以相对较大的、能够架构起课堂的大问题展示。有利于学生思维整体的推进与碰撞。要注意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倾听不同观点,尊重差异,平等交流、相互讨论。形成最为合理的结论。这样才能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师生共同促进的氛围。

  具体案例:多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交流合作恰能发挥个人优势,形成互补。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时,我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比较物质与宏观元素、物质与微观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展示形式不拘一格。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制取装置时,学生小组交流,比较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得出选择气体制取装置的依据,然后制取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学生兴奋雀跃,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拓展提升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就要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置少量体现本节课重点、难点的新颖题型。微观知识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实验探究创新实验装置;预设新的情境等。

  具体案例: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我设计了结构示意图是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若该图表示原子,质子数应为多少?表示符号是什么?若该图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质子数应为多少?表示符号是什么?若该图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质子数应为多少?表示符号是什么?学生辩论激烈,思维的火花不时蹦显,在相互说服中达成正确结论。在学习《元素》时,让学生说明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学生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描述的是五花八门,此时我进行精讲点拨。深化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灵活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五·知识框图

  小结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建构知识框图,一目了然、简捷、好记忆。让学生以我学会了什么或我的收获展示知识体系,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具体案例:《氧气》的知识框图:


 1·氧气物理性质:【再细化描述溶解性,密度大小等。】

 2·氧气化学性质【然后启发学生具体描述每个主题的重点。如实验现象,结论等。】

  总之,课堂交流既要关注的是获取知识,更要关注的是知识的积累和提升。课堂交流应该是多向的,不拘一格。通过“交流案”使课堂变得鲜活,使学生充满灵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让“交流案”为课堂导航,带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在期待与喜悦中学习成长。


公益微课堂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