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初中化学于海玲工作室

 
公告

本网站为纯公益网站,输入网址即可浏览和学习,所有精品微课为工作室成员心血的结晶,无私奉献给所有学生,无偿为所有学生服务,进入也无须任何门槛,禁止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此进行炒作和不良行为。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停课不停学一起学化学
新闻动态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成员专栏
白晓芳《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白晓芳《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咸阳市实验中学   白晓芳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广教版第三章第三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②接受简单的防火安全教育,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③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②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燃烧的条件”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并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②体会“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改造自然”。

③树立防火安全、关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

以问题探究式教学为主要手段,用直观的实验教学来突破难点

【教具准备】

实验用品:  烧杯  蜡烛   酒精灯  白磷 火柴  镊子 石块  沙子  剪刀  水    其它:课本   课件

【课时安排】

本节课包括燃烧及其条件探究、灭火原理、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等内容,考虑到内容的量较多,以及学生探究实验占用时间多等因素,拟安排两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导入:大家先来猜个谜语
红红黄黄一枝花,家家户户不离他,温顺可爱让人亲,狂暴怒放让人怕。
(打一自然现象)

[师]:我们大家对火并不陌生,播放“奥运圣火点燃”,“神舟七号发射”等图片,想到了什么?

[生]:奥运圣火点燃百年梦想,神舟之火引燃强国希望。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师]:火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能使国家强大,火能使社会发展,火能给人们带来乐趣和幸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火,火是一种燃烧现象。生活中,燃烧可以烧水、煮饭、取暖等,这些都是对我们有益的燃烧,那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对我们有益呢?

[师]:接着播放火灾故事影片。学生体会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

[师]: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这次燃烧林地面积超过了100万公顷,大火燃烧将近一个月,造成数亿元的经济损失,国家损失这么大,可惜吗?你想不想让损失缩小呢?要想让损失缩小,就得想办法解决,光凭蛮干是不行的,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灭火。要想灭火,先得弄清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燃烧与灭火的基本知识。

[板书]       第三章  第三节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2、师生互动,学习新知识

[师]:演示一个极具观赏性的实验,白磷在热水中的燃烧。

[生]:认真观察,说出实验现象。

[师]:白磷在空气中未必燃烧而在水中却能燃烧。这是为什么?

[师]:继续做两个实验,白磷在60℃以上水中和冷水中分别通入氧气,白磷都不燃烧。

[生]:白磷都没有燃烧,充满疑惑。

[师]:看来同样处于水中的白磷未必都能够燃烧。从后两个实验看,白磷之所以不能够燃烧,似乎是缺少了一些什么。这是否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那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生]:大胆猜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那你们的猜想对不对?下面我们就通过探究实验来验证。(老师做演示实验,或者叫学生上讲台做)

[探究实验1] 分别将火柴和小石块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哪个能被点燃。

[探究实验2] 观察室温下存放的蜡烛及点燃后的蜡烛,观察哪个能继续燃烧。

[探究实验3] 点燃两根蜡烛,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其中一根小蜡烛,观察两跟蜡烛都能否继续燃烧。

[学生讨论交流] 

[生1]:火柴着火了,而小石块不燃烧,

[师]:由此就说明,要想燃烧物质就必须具有可燃性,这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那么我们把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叫可燃物。

[生2]:点燃后的蜡烛继续燃烧,没点燃的不燃烧。

[师]:由此推出可燃物的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要最低温度,到达最低的温度后物质才能燃烧,我们把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就像水的沸点是100℃,他一般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看课本80页一些物质的着火点。(着火点:是使物质能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只与本身的性质和颗粒大小有关,一般不能随外界条件而改变。)

[生3]:罩着玻璃杯的蜡烛灭了。

[师]:罩着的为什么灭了,蜡烛燃烧的时候消耗了里面的氧气,氧气被消耗完后就灭了,从而推出,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师]:多媒体回放以上三个演示实验,进一步讨论,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否必须同时具备?

[演示实验]观看投影。烧杯中放有沸水,水中放一粒白磷,烧杯上放铜片,且有一粒白磷和红磷。

[实验现象]金属盖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师]:为什么金属盖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这是由于他们的着火点不同,白磷40℃,红磷240℃,其他条件都相同,水的温度是60℃,没有达到红磷着火点不燃烧,那水中的白磷为什么不燃烧,放在热水中,因为热水中的氧气少,缺少氧气。

[师]:我们都说水火不相容,能不能出现水火相容的局面,那怎样使水中的白磷燃烧,他缺少什么?氧气,如果我们充足氧气,他会不会燃烧,看视频,

[师]:因此我们说,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不管在什么条件下,物质都能燃烧,

所以说,燃烧的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师]:火的利用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它除了给人类带来光明、温暖、可口的食物还有和平和科技的进步。然而火一旦失去控制,也会带来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94年大兴安岭着火,每年因火灾造成的直接性经济损失达到19.7亿元,那如何减少火灾,减少损失,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快速,高效的灭火,那么如何灭火了?

[生]:学生做实验,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正在燃烧的蜡烛。

[生]:启发学生讨论,灭火方法:嘴吹、水浇、手扇、沙埋、湿抹布扑盖、书本盖、剪灯芯等。

[生1]:直接用嘴吹灭,降低了温度,当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蜡烛就灭了,此方法是降低温度,还是降低蜡烛的着火点?着火点能降低吗?是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生2]:用烧杯盖灭,缺少氧气就熄灭。

[生3]:把灯芯剪掉,无可然物了,消除了可燃物。

[师]:那大家说的这些方法,是破坏了燃烧的一个条件,还是三个条件,“灭火原理是缺一不可还是不需同时具备呢?”

[师]:大家分别提出三种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

[生]:我们一句话总结出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教师投影](1)炒菜的油锅着火,厨师用锅盖盖灭。

(2)楼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枪喷射

(3)扑救森林大火,消防队员砍伐出一条隔离带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样的收获?感受到了什么?

[生]:对化学来说,它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不仅要灭身边“有形的火”,还要防患于身边“无形的火” 如果发生火灾这样的突发情况。大家有能力保护自己甚至救助别人吗?

[教师投影] “逃生与自救”,共同探讨逃生与自救中的知识。

【课堂练习】

一、请问以下救火方式与哪种灭火原理有关?(1)釜底抽薪 (2)火上浇油 (3)煽风点火 (4)抱薪救火 (5)钻木取火 (6)风助火势 (7) 杯水车薪

二、《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一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什么?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得的原因是什么?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势烧得更旺。

课堂小结

物质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物质具有可燃性        1、隔离或消除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2、隔绝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只具其一即可)

【结束语】:“火能造福亦能带灾。希望大家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我们,注重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红红火火。

公益微课堂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