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初中化学于海玲工作室

 
公告

本网站为纯公益网站,输入网址即可浏览和学习,所有精品微课为工作室成员心血的结晶,无私奉献给所有学生,无偿为所有学生服务,进入也无须任何门槛,禁止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此进行炒作和不良行为。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停课不停学一起学化学
新闻动态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成员专栏
习曼利交流型课堂教学实践问卷调查二(教师卷)
习曼利交流型课堂教学实践问卷调查二(教师卷)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问卷调查

各位老师

您好!随着课改的开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交流案》设计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频繁的交流和展示,使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合作学习小组形式化,优秀学生的潜力不能得到充分挖掘等。为了使教学方法更加适合我们的校情和学生特点,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活力、高效率,请您认真地完成本次问卷调查,谢谢您的配合!

学校:___咸阳高新一中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习曼利________

1、你在编写《交流案》时怎样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的?

  交流问题的设置要注意,第一,问题要具有讨论价值,不能是学生一看就会或难度特别大的问题,而应该是本节教学重难点要强调的知识点,或知识系统中易错点,通过交流讨论是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知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第二,交流问题的设定要有足够的思路引领,要么通过分解问题使学生一步步深化理解,要么通过知识应用使同学们暴露理解误区,出现不同答案,在不断地纠错和分析中达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三,交流问题的设置要便于知识的梳理和总结,使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能总结出知识应用的规律或方法,达到理解和应用上的升华。

2、你在编写《交流案》时,怎样设计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

 学法指导在编写时更多地体现在了潜在的指引,一方面,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提示学生阅读课本那一部分内容,或查阅什么资料,是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新知识。另一方面,有些知识是可以通过就知识的复习和应用就可以得出,那么在编写交流案时就要有明确的复习内容,并通过旧知识的应用或归纳或概念变化引导学生得到新知识。第三,有些知识是可以通过实验总结就可以达成的,就要在编写交流案时,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实验,或课堂进行学生实验,或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在操作、实验现象或实验对比中生成知识。

3、课堂教学中,你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

(1)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第一,概念逐字读,对于基本概念、要逐字读,对其中的重点字词要深入体会,准确理解。第二,指导学生对易混淆的概念对比读。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明确其异同及联系。

(2)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观察重点,比如现象、气味、颜色或状态的变化。其次,要让学生在观察想象的同时,积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或预见结果会怎样。

(3)指导学生记忆方法,提高记忆能力。

(4)通过练习应用,第一,让学生明白易错点。第二,让学生知道如何规范的表达或书写。第三,会总结一些常用的规律或方法。

4、课堂教学中,你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

自主学习方面,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任务,贵在具体。其次,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有效的自主学习,重在引导。第三,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学习方法和策略,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学习,难在问题设置。做好这些,学生就有了内在动力的支持,就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由于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做出相应的自我调适,从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合作交流方面,首先作为老师必须明白,合作交流不是课堂的一个花样环节,它是为了让学生跟好的获得知识而设置的有效学习环节。要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第一,合作学习是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之上开展的,忌讳学生没独立思考就进人讨论环节。第二,问题的设置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易错性、规律性等。第三,交流是必须要有主发言,然后再补充、完善,不能一开始就鸡一嘴鸭一嘴,让学生在仔细聆听的基础上思考发言。第四,老师要深入小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交流的有效性,尤其是发现有共性的问题,老师要及时打断交流并进行讲解,让学生不浪费时间。

5、你认为怎么样划分学习小组更科学、更有效?

 有几个原则必须把握:

 第一,学生层次搭配合理,优秀学生、中等生、后进生均衡。

 第二,学生性格搭配合理,善发言好表现与内向都要顾及。

 第三,座位安排要合理,既要利于优生的交流(优生座位近),又要便于组内帮扶讲解(优生周围有待帮助学生)。

 第四,照顾各学科优、中、后进生都要均衡,利于不同课堂上的交流合作。

6、你认为《交流型》课堂应关注什么?

 第一,关注课堂组织,老师要对课堂进程掌控自如。

 第二,关注各类问题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第三,要关注不同学生的表现,不能让个别学生掩盖了其他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第四,要关注学习效果,通过知识应用了解本节课学生的收获和解题能力,避免出现热热闹闹一节课,最后学生都不会的现象发生。


公益微课堂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