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初中化学于海玲工作室

 
公告

本网站为纯公益网站,输入网址即可浏览和学习,所有精品微课为工作室成员心血的结晶,无私奉献给所有学生,无偿为所有学生服务,进入也无须任何门槛,禁止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此进行炒作和不良行为。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停课不停学一起学化学
新闻动态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成员专栏
强锋妮:交流案中“有效”问题的设计
强锋妮:交流案中“有效”问题的设计

交流案中“有效”问题的设计

                             秦都中学  强锋妮

内容摘要:交流案是将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学”集于一体的,是以学生的“交流”为核心,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的学习总是从问题开始,问题总是与学习伴行,所有问题解决必定以对问题存在的认识为开始。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学离不开问题的设计。

关键词:交流案  有效问题

交流案是将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学”集于一体的,是以学生的“学”为核心,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因此设计好交流案尤为重要,其中交流案中“有效”问题的设计更为重要,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思维,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讨论价值,又要难易适中。学生的学习总是从问题开始,问题总是与学习伴行,所有问题解决必定以对问题存在的认识为开始。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学离不开问题的设计,怎样设计“有效”问题?个人认为交流案中“有效”问题设计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引入问题要体现趣味性。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唯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因而在设计引入问题时,要通过详细钻研教材,依据学习内容,将知识化为具体生动的画面,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提出问题,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做铺垫。例如:在上初三化学的第一节课时这样设置问题情境,教师走上讲台问:“同学们,这节课是什么课?”(化学),接着问:“你们看过魔术师变魔术吗?”(看过)“老师也会变魔术,你想看吗?”(想)学生一听,兴奋起来,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分别做了 “制作红葡萄酒”“清水变牛奶,牛奶变汽水”,“蓝色鸡尾酒”三个“饮料大全”的趣味实验,实验过程中适时提醒“注意,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真的奇迹出现时,学生全部都“沸腾”起来,(简直太神奇了)“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答案就在这本书里,只要学好化学就能象魔术师一样变魔术了。” 通过趣味实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好奇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喜欢上化学。再比如:在学习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时,通过做“烧不坏的手帕”的演示实验创设情景,同时提出:“明明手帕着火了,为什么手帕却安然无恙?”让学生在惊讶之余非常想探究其究竟,此时提出:“物质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燃烧呢?”这样就很好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燃烧条件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学习问题要体现启发性,目的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要来源于教材,又有一定的深化,但不能过于难。学生可以通过回忆、阅读课本内容、自学、思考,对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发现疑难点,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水的组成一节课中是这样设计的:1、纯净的水是___色___味的____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_____,沸点是_____,温度为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2、氢气是由_____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____元素组成的。3.水的化学式为______,水是由___________ _     ____组成的,你的推断依据是?

三、合作探究问题要体现实用性。合作探究就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围绕某些问题或实验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真诚交流和探讨;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疑点的关键环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具体的学情精心合理地设计合作探究问题或实验,创造“人人都思考,人人都参与,人人都讨论,”的机会。例如:在学习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之后直接让学生思考讨论“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问题太过笼统,学生无从入手,显得比较茫然。如果将这个问题设置得更清晰,更有梯度,就有了讨论的价值:(1)如果实验装置漏气,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2)如果实验过程中加入的红磷过少,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3)为什么要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4)如果将该实验中的红磷改成木炭,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学生针对以上四个问题逐个分析讨论就能轻松得出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有哪些,这样的问题更具体,更能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需要强调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几个关键词,我没有直接去告诉学生,而是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20ml氢气和10ml氧气充分反应能生成30ml的水,这句话对吗?为什么?(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增加了,为什么?(4) 已知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现在有12g碳与64g氧气,若充分反应,可以生成    g二氧化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达成共识,自己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关键词,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更加深刻。设计这样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交流,形成课堂中有效的思维碰撞,达到知识固化的最终目的。如此以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体验到知识获得的过程,尝到成功的喜悦,应该比教师一遍一遍地去强调,去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更好。

四、达标练习问题体现目的性,典型性。其主要是针对课堂重点内容选择典型习题让学生能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完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后设计达标练习是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所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比铁丝原质量增加了。(2)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后,试管里所剩物质的质量小于原混合物的质量。根据当堂所学内容精心设计出的习题,不但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同时学会举一反三,落实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和持续的交流活动。交流案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导航图,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先进教育理念。即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后而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王后雄.“问题链”的类型和教学功能.教育科学研究[J],2010,(5):50-54

公益微课堂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