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初中化学于海玲工作室
 
公告

本网站为纯公益网站,输入网址即可浏览和学习,所有精品微课为工作室成员心血的结晶,无私奉献给所有学生,无偿为所有学生服务,进入也无须任何门槛,禁止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此进行炒作和不良行为。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停课不停学一起学化学
新闻动态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新闻详情

霍雅静实验与教学

33
发表时间:2017-02-27 08:38来源:于海玲名师工作室

实验与教学

陕西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霍雅静    712000

摘要:学生亲自参与问题的发挥与解决,自己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思路进行系统整合,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往往比教师一人精解,再三叮嘱有更好的效果。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追求的一个具体目标, 课堂合作交流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它可以使学生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实验  学生兴趣  参与课堂

叶圣陶曾经说:“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学生亲自参与问题的发挥与解决,自己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思路进行系统整合,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往往比教师一人精解,再三叮嘱有更好的效果。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及创新精神,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假设、设计、实验、操作、观察、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如探究铜在空气中生锈的原因,根据铜锈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u2(OH)2CO3,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铜生锈的各种情况,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几种假设:
(1)铜生锈是因为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2)铜生锈是因为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再根据不同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最后由实验得出结论:即铜生锈是铜和氧气、水、二氧化碳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                            

学生亲自总结,体验学习乐趣。学生身边有的化学实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自学能力。如在讲溶液PH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发给学生适量PH试纸让学生回家测多种溶液的PH值。例如:喝的水、各种水果、各种洗液等,学生在测定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对生活有更深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起教师的讲解,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再比如溶液中析出晶体教学时,让学生在家做实验。把白糖放入少量热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然后让其慢慢降温冷却体验晶体析出,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和感受。这样感性的认识就很容易理解掌握并上身到理性认识。

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操作,往往比教师独自演示印象更深刻,效果更好,比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我们需要称量反应前后药品及装置的质量,观察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会不会改变,该实验中要用到天平,涉及到天平操作的注意事项,此时让一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学生观察,该学生走上讲台,先检查天平是否平衡等,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开始称量,先将装置及药品放在左盘,然后用手向右盘放砝码,,此时下面的学生大喊:“不对不对,应用镊子取用法码。”该生恍然大悟,及时改正,然后用手在移动游码,下面学生大喊错了,该生又回忆,及时改正,整个过程就在正确—错误—正确—错误中进行,虽然略有坎坷,但学生都身入其中,热情高昂,既准确掌握了知识,又深刻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效果更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验的教学功能,借助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如爆炸实验、焰色反应、喷泉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反应等)对学生产生的极大的吸引力,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辅以恰当的诱导,做好“修路”和“铺路”工作,以求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的目的。如在讲解NH3、HCl产生喷泉实验的相关知识时,在学生理解、掌握喷泉实验产生的原理的基础上,可鼓励学生分组自行设计不用滴管挤水而产生喷泉实验的方法并实验论证。学生经过组内的热烈讨论和各组间相互点评,能得出很多方法:有的采用热毛巾捂热烧瓶内易溶气体,使气体体积膨胀,经玻璃导管与烧杯内水接触而产生喷泉;有的采用密闭的废弃塑料饮料瓶代替敞口的烧杯,通过挤捏塑料饮料瓶使瓶内水位上升,接触烧瓶内易溶气体而产生喷泉;更有学生提出用两个蒸馏烧瓶,一个集满NH3,一个集满HCl,两个蒸馏烧瓶的支管用带夹子的乳胶管相连,实验时,打开夹子,使两瓶气体混合反应产生固体颗粒而使瓶内气压减小,产生两个喷泉,等等。这样,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互动和上台实验演示,既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还可结合学生的设计方案,加以恰当诱导,能很自然地引出难溶于水的气体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喷泉(如NaOH和CO2的反应喷泉等)及“双喷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的认知得到提高和深化,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实验的设计可以体现合作精神。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追求的一个具体目标, 课堂合作交流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它可以使学生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通过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协作攻关,使片面的、支离破碎的结论,渐渐地互相配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使认识趋于完整,使结果趋于完美。这一点我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这节课深有感触,这节课先让学生做充分预习,然后进行边试验边探究,试验时我发现好几组学生加热完后直接先熄灭酒精灯,此时旁边的学生就纠正:“应该先将导管拿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听到这里,我发自内心的高兴,平时自己喊破嗓子学生都不操心的知识,在这里轻而易举被解决,学生及时改正,可见兵教兵强于师教兵。还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我事先告诉学生这实验成功率不高,希望学生认真对待,有些小组同学就在网上查阅资料,观看有关视频,讨论试验成功的办法,结果在课堂实验时,这些小组很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实验,而且效果非常好,火星四射持续时间较长,同学们很激动,相互击掌鼓励,欢呼雀跃,看到这里,我庆幸自己如此设计课堂教学,试想如果延续以前的填鸭式教学,这堂课就会很平淡,学生根本体会不到探究带来的喜悦,我也看不到我的学生会如此优秀。

参考文献:

[1] 徐飞,白林,赵国虎,叶鹤琳,郑艳萍.  校级实验教学中心的规范化管理与实施[J]. 广东化工. 2015(17)

[2] 徐肖邢,曾小君,张建耀.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思考[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