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初中化学于海玲工作室
 
公告

本网站为纯公益网站,输入网址即可浏览和学习,所有精品微课为工作室成员心血的结晶,无私奉献给所有学生,无偿为所有学生服务,进入也无须任何门槛,禁止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此进行炒作和不良行为。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停课不停学一起学化学
新闻动态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新闻详情

思维学科不只是数学(上海培训感想四)

86
发表时间:2016-12-06 21:13来源:于海玲工作室

思维学科不只是数学(上海培训感想四)

咸阳市秦都中学 于海玲

此次上海培训,有幸聆听了曹培英先生的讲座《培养高端教师的实践》,启发很大。曹先生是上海市第三期小学数学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正高级教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精神矍铄,鹤发童颜。他的讲座不带任何渲染,呈现给我们的都是最精华的东西,是他多年教学研究的心血和结晶,既深入又易懂,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曹先生以数学教学为例,将正逆向思维的教学实施和影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比较。他讲到,数学教材多年在生活与数学,实验与推导之间徘徊,同样是“三角形和三边关系”的内容,苏教版教材的思路是选三边长度构成三角形,而人教版教材的思路是已知三角形发现三边关系。前者是逆向思维,课堂上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和时间,学生探究了一节课还没搞明白。而后者是正向思维,给出三角形找三边关系,简单易行,学生很容易理解。有位教师按苏教版的思路,组织学生探究了一节课,请曹先生点评。曹先生举了个例子,一只小狗在池塘的一边,那边有一个骨头,池塘是三角形的,小狗刚好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骨头在另一个顶点上,本来直接可以跑过去的,但却跑到第三个顶点后,再到骨头所在的顶点。这节课的设计就是这样,把简单易懂的问题搞的复杂化了。曹先生的事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不是任何问题都适合探究的。

我是一位化学教师,教学中实验探究的内容很多,若设计的探究方案不合适,真不如单刀直入。验证性实验,即先知道结论,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结论,其实就是一种正向思维方式;而探究性实验,是先提出假设,再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实验去判断假设的真伪。就象科粤版教材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探究铜的化学性质时,在空气中加热铜丝会变黑,原因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得出是因为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这个探究活动从理论上说设计的挺好,但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情况,影响结论的得出,比如形成的黑色物质并不象书上所写不容易擦掉,同时,将黑色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得到蓝色溶液的实验即使做的很成功,学生能否就会想到它就是前面实验中用过的氧化铜,还需打个问号。虽然,教学时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想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但这个探究活动并不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而有的探究活动设计的很好,很容易组织,确实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力,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比如,探究呼吸作用的实验探究,提出假设呼吸过程中氧气的质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增加了,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教材中的提示设计方案,进行探究,思维顺理成章,实验没有分歧,很容易得出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曹先生给我最大的启示时,用教材,不要迷信教材,教材上有些设计真的是让问题复杂化了。当然,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要善于思考、冲破思维定势,以最有效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达到探究的目的,形成探究结论。真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思路。

公益微课堂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