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初中化学于海玲工作室
 
公告

本网站为纯公益网站,输入网址即可浏览和学习,所有精品微课为工作室成员心血的结晶,无私奉献给所有学生,无偿为所有学生服务,进入也无须任何门槛,禁止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此进行炒作和不良行为。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停课不停学一起学化学
新闻动态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新闻详情

霍雅静:如何进行“交流案”的设计

98
发表时间:2015-11-07 23:31作者:霍雅静来源:陕西省初中化学于海玲工作室

如何进行“交流案”的设计

陕科大附中   霍雅静

合作交流是当今首选的最佳学习形式,通过师生、生生等之间的广泛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对成功的渴求。因此合作交流式教学为多数教师所青睐。教学中,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合作交流,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化,促使学生主动地、开放地学习。它能充分发扬民主,吸引学生参与,激活思维火花,开启智慧闸门,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另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那么如何进行“交流案”设计,使它真正成为"交流型"课堂教学导航图,给学生以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呢?下面我将自己平时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交流案的设计要有利于课堂展示

 交流案中问题的提出不能大而空,在设计问题时,应尽量创设情境,比如在讲“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这部分内容时,如果仅仅给学生进行总结,概念讲解就会枯燥、抽象,学生学起来也感觉只是照本宣科,没有新意。我在交流案上是这么设计的:准备了镁条燃烧实验、酚酞与碱溶液反应实验、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等,明确告诉学生这些实验过程中都发生化学变化,然后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总结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化学实验,对于产生的奇特现象很好奇,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兴致很高,课堂展示的时候学生思维活跃,积极讨论,大胆交流,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很容易就学到了知识,不用老师费劲去解释。再如“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铁丝要自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为什么要自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因为学生还没有看过实验,你若硬要学生答,他只能从参考书上抄答案了。实验现象应该在观察中获得,而不是死记硬背而来。此时我就在控制其它变量的情况下设计两种实验:一种是铁丝自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另一种是铁丝迅速伸入瓶底,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如何解释看到的现象?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不仅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而且增加了科学探究的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2 交流案的设计要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追求的一个具体目标,课堂合作交流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它可以使学生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通过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协作攻关,使片面的、支离破碎的结论,渐渐地互相配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使认识趋于完整,使结果趋于完美。这一点我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这节课深有感触,这节课先让学生做充分预习,然后进行边试验边探究,试验时我发现好几组学生加热完后直接先熄灭酒精灯,此时旁边的学生就纠正:“应该先将导管拿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听到这里,我发自内心的高兴,平时自己喊破嗓子学生都不操心的知识,在这里轻而易举被解决,学生及时改正,可见兵教兵强于师教兵。还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我事先告诉学生这实验成功率不高,希望学生认真对待,有些小组同学就在网上查阅资料,观看有关视频,讨论试验成功的办法,结果在课堂实验时,这些小组很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实验,而且效果非常好,火星四射持续时间较长,同学们很激动,相互击掌鼓励,欢呼雀跃,看到这里,我庆幸自己如此设计课堂教学,试想如果延续以前的填鸭式教学,这堂课就会很平淡,学生根本体会不到探究带来的喜悦,我也看不到我的学生会如此优秀。

3 交流案的设计要考虑学生层次

在合作交流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逐步学会学习,通过不同学生的各抒己见,为困难学生创造发问机会,达到求知的目的;优等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知识条理化,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思维更加敏锐、精确,同时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受其他同学的启发,思维更加开阔、深刻,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中等生如鱼得水,在他人的启发下,跳一跳摘到了“桃子”。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和提高,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讲“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时,我先让学生讨论总结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发生装置所需要的仪器,这些问题困难学生和中等生都很容易答出,所以我选择这些学生回答并给他们加分作为鼓励,然后由此提问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能否用同样的装置呢?这两套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怎样的要求。加大了难度,给优等生提供展示空间,让学生分小组交流,发动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质疑问难,并进行自评与互评,教师通过巡视和观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在学生取得成功时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交流时发现学生的错误,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想法,激发讨论,耐心启发,直到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希望通过交流学习,使学生能发展个性、展示才华,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


公益微课堂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内容搜索